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蔷薇科植物为什么会得锈病(蔷薇叶子锈病图片)

时间:2023-12-07   浏览:0次

园林植物怎么防治病害?

(1)禾本科草锈病:有流行记录的地区,在发病率达到5%时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间隔15天1次,连续喷2~3次。

(2)三叶草核盘菌腐烂病:在秋季、初冬和初春时节重点预防。多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等,按照相关农药的说明书喷施,连续喷2~3次。

(3)豆科的病毒病一般无需防治,其他各类叶斑病一般也不需防治。建植后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发生普遍,用55%根腐灵可湿性粉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的恶霉灵水剂或15%咪酰胺乳油,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方法喷雾或浇灌。

月季(蔷薇科 蔷薇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月季的栽培技术:

1、土壤:月季花适宜在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生长,碱性土壤会使其生长不良。同时每年要进行换土,对其开花有帮助。可用园土、腐叶土和砻糠灰混合配制,比例为5:3:2。

2、光照:月季花在生长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6小时。一般在清晨晒太阳更好,中午阳光太强,对其叶片有灼烧效果。

3、浇水:在土壤干燥发白的时候,就可以给月季浇水了。一般春秋季每天浇一次即可,夏季要在早上和晚上各浇一次,冬天休眠期可以少浇水。

4、施肥:在月季的生长期,每十天就要施一次淡肥水。施肥前要尽量稀释,避免伤害根部。入冬前可以施一次有机肥,帮助它安全越冬。冬季切不可施肥。

二、繁殖技巧

月季的繁殖方法众多,可用嫁接、播种、分株、扦插和压条法。其中嫁接和扦插的成活率较高,是比较常见的繁殖法。

三、病虫害防治

对月季有害的病虫较多,一般多为介壳虫和蚜虫。发现害虫后,应第一时间将其摘除。如果害虫较多,可用湿布抹除。另外,还要将害虫侵蚀的部位剪掉,并喷洒吡虫啉消灭幼虫。

桧柏锈病菌怎么防治?

柏树是我们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植物。它的品种比较多,一般分为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而柏树大多时候只是我们对柏类植物的一个统称。

由于它具有喜光、耐阴、耐寒、耐干旱、脑贫瘠、四季常绿的生长特性,在我国被广泛种植,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大多数朋友在公园或者道路绿化上都会见到柏树,但却很少有人会留意它会不会开花?其实柏树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期一般是在3~5月份之间,而且不同种类的柏树开的花不一样,雌花雄花也不一样。柏树的雌雄球花都是生于小枝的顶端,有的雌雄同株、有的雌雄异株。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柏树“开花”与上文中讲到的柏树正常开花是不一样的,小编要说的这种“开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花,而是锈病的病原菌的冬孢子在遇见雨水后而出现的膨胀破裂现象。膨胀后的孢子晶莹剔透、朵朵绽放,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很多不明所以的朋友以为这就是柏树开的花。

市民们见了这种花是开心的拍照留念,毕竟这种景象并不多见,只有在每年的3~5月份的雨后,才有可能遇见。但是园林养护工作者,还有种植苗圃的朋友并不喜欢这种花,因为这意味着,柏树生病了,而且还有可能会传染其他苗木,需要赶紧防治!

一、为什么柏树会出现这种“开花”的现象?

在上边的文章中小编已经说过,柏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受到了锈病的病原菌的侵染。而且如果大家细心留意的话会发现,那些附近栽植有苹果、海棠、梨、紫叶李、樱花等蔷薇科植物的柏树,更加容易遭受到锈病的侵染。还有,为什么这种现象会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5月份?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锈病的病原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一般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第一类寄主植物为梨、苹果、木瓜、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第二类寄主就是桧柏、龙柏、圆柏等桧柏属植物。

一般6月中下旬,第一类寄主叶背面病斑上开始产生黄须,即锈孢子器,内含锈孢子。7-10月份锈孢子随气流传播至第二类寄主,也就是我们说的柏树类,并且在柏树上越冬越夏,第二年形成冬孢子角,3~5月份再遇雨膨胀,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再借助气流转移至第一类寄主上侵染,使寄主发病。就这样一直循环,发病越来越厉害。

图为海棠叶片背面的锈孢子器

就这样,锈病的病原菌在冬天寄生危害桧柏树的嫩枝,在夏天寄生危害苹果、海棠和梨等树木的叶、果实和嫩枝。

二、怎样预防锈病对柏树的危害?

1、合理栽植,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

如果还没有混栽:需要将寄主与转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苗木要与转主寄主柏树至少相隔5公里。为减少孢子飞入传病,也可以将被传病的植物种在传病植物的上风口处,以减轻发病。

图为海棠

如果已经混栽:应加强病害防治,按照合理时间提前喷施药物进行预防。大部分预防型的杀菌剂都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把握好时间,这一点小编在下边的药剂防治中会讲到。

2. 防治单主寄生锈病。

在秋末到次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经常喷施杀菌剂进行预防,也可以通过除去病枝叶来减少菌源。

3.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抗病性。

加强栽培管理,不要栽植过密,使植株之间相互争水争肥。注意平时病虫害的预防,尤其是地下害虫和蛀干害虫。另外,柏树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以免积水造成根系无法呼吸,烂根,最终失去抗性。

4. 药剂防治。

(1)药剂选择:

在预防期可以选择2~3度石硫合剂,或45%结晶石硫合剂100~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在发病期可以选择25%三唑酮1500倍液,12.5%烯唑醇3000~4000倍液。

(2)施药时间:

秋冬季节结合清园对园区植物喷施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在植物萌芽前后对园区植物尤其是柏树类喷施预防型杀菌剂1~2次,杀死越冬菌源冬孢子。

植株大多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发病严重。夏季高温、高湿、多雨或多雾的时候病害发生最为严重。在发病初期喷施广谱预防型杀菌剂,半个月左右一次。在发病严重时期,选择治疗型药剂每隔一周喷施一次,差不多需要连续喷施3次。

花生锈病很流行,原因有哪些?

花生锈病通常在花生开花时开始,从植株的底部开始,逐渐蔓延到植株的顶部,使叶子变黄。花生锈病早期叶背有小白点,叶前有相应的小黄点。后来,它逐渐膨胀,呈现出锈褐色。捏住那些黄色的小点,然后用手触摸铁锈粉末。在严重的情况下,整株植物会变黄变干,直到整株植物死亡。花生锈病是一种寄生于种源和田间的细菌性病害。

在夏季,温度达到25至30摄氏度左右,而且由于夏季多雨,湿度高,控制不到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遭受涝渍等条件,最有可能导致花生生锈。花生锈病是一种寄生于种源和田间的细菌性病害。在夏季,温度达到25至30摄氏度左右,而且由于夏季多雨,湿度高,控制不到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遭受涝渍等条件,最有可能导致花生生锈。花生锈病的主要症状是花生叶背部出现白斑,叶面出现小黄斑。叶背面后逐渐变黄,表皮隆起,破裂,锈褐色粉末。

全株叶片枯黄,枯萎时严重,远望如火。化学防治: 病初喷施: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40% 三唑酮多凝胶悬浮剂1000倍液; 95% 防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5% 雏菊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5% 抗氧化剂悬浮剂1000ー1200倍液。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 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 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着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 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

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 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 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

1. 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 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 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 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1. 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 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 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 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茴香的病虫害防治

茴香又被叫做小茴香、蘹萫等,在全国各地都有栽种;植株高度在0.4米至2米之间,花期是5月至6月,而果期则是7月至9月;花朵非常小,呈黄色。下过厨的友友们应该都知道茴香既是调料又是蔬菜,而且它的果实还是一味中药。下面我们则来说说日常养殖时病虫害的防治。

病害

白粉病

发病初期,植物的叶子会出现白点,然后慢慢的扩大,严重时,整个叶子会坏死。

灰霉病

此病害主要危害植物的叶子与叶柄,发病时会造成植物的叶子与叶柄坏与腐烂等。

根腐病

顾名思义主要危害部位是根部,若是小苗期间,会直接导致小苗死亡,成熟阶段得此病害会导致根部腐烂,而且轻轻一拽,就可以将植物从盆土中拽出。严重时也会造成整株植物死亡。

菌核病

此病害主要危害植物的叶柄及茎部,受病后先变软,然后慢慢腐烂。

病毒病

可以危害整株植物,其中叶子受病后会卷皱,而且还会阻碍整株植物正常生长,影响开花与结果。

虫害

蚜虫

此虫害会先从植物的叶子开始危害,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若在发生初期没有制止,那么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有可以遍布整株植物。严重后会引发植物的病毒病,从而使整株植物死亡。

防治方法

发现病虫害时,初期可以人工清楚,然后喷洒杀菌剂等,中期要用专用的药物进行喷杀,后期先把病虫害严重的部位剪除,然后换盆换土重新栽种,在喷洒药物防治。

首先要改善养殖的环境,高温时要注意降温,增加空气的流通性。

日常浇水时,一定不要使土壤出现积水,也不要长期使土壤处在潮湿的状态下。

刺蔷薇的病虫害防治

这是一种蔷薇科的灌木植物,多分布在北温带。在我国,它在许多省份都有种植,比如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另外,它在欧洲北部、日本等地方也有分布。在向阳的山坡、林间或者灌木丛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它的身影。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来说一下如何对付病虫害。

病害

第一种病害叫做黑斑病,这种病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许多类植物都会受到这种病的困扰。它主要可以危害这种植物的叶片部分。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它的叶子表面会出现一些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渐渐加重,这些小斑点就会慢慢连成一些圆形的大斑点,其颜色也会逐渐加深。防治这种病,我们首先需要及时清扫落叶,并且将生病的部位剪掉。其次,我们可以喷洒一些药剂,比如波尔多药液等。当然,加强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最好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

第二病叫做锈病,这种病也比较常见。它对叶子和枝条部位都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叶子大部分脱落,以至于死亡。对于这种病,要加强监管,尽量做到及时采取措施,喷洒相应的药液,每隔一个星期一次,连续喷洒三到四次,这种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抑制。

虫害

第一种是金龟子,它对这种植物的叶子、花、根等部位均有危害,特别是影响开花的质量。对付它,我们可以用灯光诱杀的方法。如果非常严重的话,就得喷杀虫剂了。

第二种是刺蛾,它们会吃叶子,造成叶片破损的现象。对于这种害虫,我们首先得仔细检查枝条上有没有虫卵,如果有的话及时剪掉,并且喷洒福灵乳油等药液。

蜡叶杜鹃的病虫害防治

蜡叶杜鹃是常见的一种家庭观赏花卉,艳丽多姿的花朵十分美丽,但是这种花也非常容易遭遇各种病害虫害的侵害。那么蜡叶杜鹃都有那些常见的病虫危害、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叶肿病

叶肿病是一种真菌引发的病害,多发于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的时节,特别春末的时候发病最为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嫩叶和新芽上,发病之后叶片会膨胀浮肿,患处正面会呈球形凸起。开始的时候会有浅红的斑点,然后斑点会慢慢变成褐色并在叶表出现白色的粉末,之后斑块全部变成黑褐色,整个叶片肿胀蜷曲,最后病叶枯死凋落。

防治方法:在病斑扩大并产生白色的粉末之前尽早剪除发病的叶片,注意不要将病叶置于盆土中不顾,要全部远离植株进行焚毁。摘除病叶后,向植株喷涂代森锌药液进行杀菌治疗。

叶斑病

叶斑病是蜡叶杜鹃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在潮湿的梅雨季节多发。开始的时候发病出会生出一些小小的褐色斑点,然后斑点会渐渐增大、颜色变暗,形成黑褐色的病斑,斑块上还会出现黑色的斑点,最后叶片变黄,枯萎凋落。叶斑病对蜡叶杜鹃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不但会影响本年的花期开花情况,还会影响次年的花苞形成。

防治方法:发现叶肿病之后要尽快剪除病叶,然后向植株喷涂托布津药液进行治疗。

叶蜡病

这种病一般由蚜虫引起的感染导致发病,发病时,叶子的尖端会产生一层白色或者淡粉色的蜡状物质,引起叶片蔫萎脱落。

防治方法:首先要将受到感染的全部病叶清理掉,然后向植株喷涂含铜制剂进行治疗。平日养护可以喷洒杀虫药剂来防治蚜虫和其它的同类害虫。

黄化病

蜡叶杜鹃比较喜欢弱酸性的土壤环境,如果土壤偏碱性,就会导致叶子枯黄坏死;如果养护不恰当,水分过多或过少、施肥不及时、光照补充足等等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都会导致蜡叶杜鹃出现黄化病症。防治黄化病,要在日常注意按照需求合理进行栽培。

军配虫

这种害虫常集聚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为生,会导致病叶出现一些白色泛黄的斑点,影响植株的生长。防治这种病害可以喷涂辛硫磷等药液进行除虫。

短须螨

该虫一般在夏季大量繁殖,以植株的汁液为食。发病后会导致叶子大片脱落,十分影响植株的生长,类似的还有叶蜂和介壳虫等。可以用药物进行杀虫或者手动除虫。平时要注意环境的通风透气等,及时喷洒药物杀菌,合理养护进行预防。

云南癫痫病医院

哈市癫痫治疗中心

最专业的癫痫专科医院

拉萨治疗癫痫病医院

抗癫痫病药物有哪些

相关阅读